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水彩艺术名家 李保存 金星 艺栈
  lbc.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348
最新博文:
我心中的吴冠中老师      在新疆大地上“布势"作画      著名西域风情画家李保存      创作随感点滴(一)      创作随笔点滴 (三)      关维兴     
我的动态    
创作随感点滴(一)
发布时间:2008-07-16

创作随感点滴()

△写实与写意既矛盾又统一,这种辩证的规律会给绘画创作带来无限生机。在绘画创作中,不论是人物还是风景,构图中均存在着立意的规律性。景象太虚,意境则不明确。景象要实,才有所明确显示,但如若全实,意境也就不  存在了。

△讲写实并非不重写意。绘画的表现中既重形似而又重精神,在表现中能随类、随意和随情,则会产生沉雄博大,才情智慧,气韵生动。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是先进文化的共同规律。

△创作中强调重意境,就是在绘画作品中蕴含某种意味之艺术境界,启迪观赏者的联想,从真善美的角度,潜移默化地对其情操、情怀起到感化、博大的作用。因而也会因意境而显得更充实、完美,从而具备艺术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欣赏价值。

△真是一切美的基础,任何美都应该导致真和善。艺术家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把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紧密随合,才会做到追求真理、歌颂美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画家要深入生活,与表现对象直接面对和交流,才会体验到他们是那么质朴,那么坚强和那么敢于与大自然恶劣环境进行抗争。所画出来的人物才会具有凝重、朴实的品味。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与人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人类对大自然也有着最亲和的情感。我爱画胡杨,因为胡杨是沙漠中的英雄树。它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站立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由于始终对胡杨充满着非常爱的情感,这种亲和的情感的表现欲望、热情,便是推动意境产生的动力。艺术家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去大自然中体验,在物我感应之中情景交融,则使自己的境界得到升华与表现。

△水彩人物画也可以画的象油画那样厚重,刻划人物重在表情,中国画中称之为传神。把人物和个性表现出来,也就有了意境。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两次去帕米尔高原?我回答说:我热爱塔吉克人民,我关注他们。我的作品关注他们的情感,特别是关注塔吉克少年儿童。我想把人性最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作品就必然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每一幅创作,都体现在对景象体验后的意造上。手法是按意境的表现需要,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提炼、组织、取舍与加工,把其重新意造出既具有特色的真实,又充满“意图”的艺术作品。就能产生观众所熟悉的、亲切的典型形象,绘画的艺术境界必然是超越生活的真实,并能够感人至深。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经验与体验的敏捷悟性。

△在人物水彩面创作中,立意也非常重要。在立意阶段必须先着手设计出绘制;的程序。例如《帕米尔雄鹰》这幅画,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生活在那里的塔吉克人凭着山鹰般的性格,勇敢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着。我把塔吉克牧民比作山鹰,在刻划人物表情中,注重他那坚强、刚毅的特点,我还把他的眉弓也画成山鹰的造型。人物与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形成相互的联系,使画面产生出凝重、朴实的气氛。

△意境的个性特征,实际是由画家基本素质所反映出的情感因素而决定的。情感的个性决定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兴趣点,也必然决定对自然美的敏感程度与侧重点。

△在大学我没有系统地学过中国画。但非常喜欢读阅中国画的名作和书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利用两个月的课余时间临摹白描《景年画谱》(花鸟),四百多幅,为我后来习中国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距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山水画的产生,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美并以激情给其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化文明的进步反映。新疆著名山水画家牧歌先生曾说:“新疆广阔多样的地貌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新疆的自然景观可以概括为 ‘南苍北润’。若能抓住此特征,山水画必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非常赞同牧歌先生的论述。

△油画有油画的表现力,水彩画有水彩画的表现力,中国画又有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但是不同画种相互融会贯通,更能够为艺术创作增强丰富的韵味。我创作的中国画,在墨与色关系的处理上就借鉴了许多水彩表现技法,因而,有水彩的韵味。

我的油画创作——李保存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曾经为人类开创过灿烂辉煌的业绩。回顾历史,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作为新疆的一位画家,如若作品不表现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和丝路文化,那的确应说有点舍近求远。用我的画笔去反映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时代风貌,这一直也是我在不断地圆我的梦,愿梦想成真。

    新疆地处祖国大西北,由于地域辽阔,民族风情各异,自然风光又有不同的特色,是艺术家从事创作的最好“根据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新疆古代绘画相当丰富,有岩画、石窟壁画,墓室画、绢画及伊斯兰建筑绘画等等。许多绘画又都是丝路宗教文化的产物。丝绸之路的兴旺带来了佛教绘画的繁荣。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待于我们去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我画的这批油画,也是积极参与中国画家们对“丝路热”的憧情与迷恋。

    《敦煌夕照》(油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我曾去过三次,它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东段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对中国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敦煌莫高窟创建于前秦,是我国艺术传统的大宝库。敦煌石窟,是修建在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最大最富丽的窟群。它分布在敦煌瓜沙二州的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三处。而以莫高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我迷恋敦煌,它不仅冬天能给人一种神秘、圣洁、吉祥的美;夏季的炎热又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真诚的情感。《敦煌夕照》这幅画就表现了莫高窟外景在晚霞照耀下的诱人景色。我把大佛主楼放在画面构图的显著位置上,玫瑰色的霞光洒满鸣沙山,前景的一组驼群处理在画面的阴影处。选用土黄、橙黄、土绿、群青、橄榄绿、湖兰等色统一于深色之中,又与上方的玫瑰红、桔红,形成鲜明的对比。用笔手法采用画刀刮、抹、拖、拉等技巧,使画面色彩产生一种古朴、建筑雕像的感觉,给人一种永恒寓意的美感。

    《祁连山下》(油画)

    冷色调,嘉峪关虽然没作重点刻划,但由于放在视平线的位置,仍是画的中心。为了突出嘉峪关雄姿,我有意把远方的祁连山山脉拉近,并夸张山脉的高耸度,把关下部作为一个大斜坡进行处理,点上远行的紫驼,就增强了关的雄伟和险峻。色彩是用群青、土黄、湖兰、褐色,作为主色调,静中有动,朔风吹拂的冷色效果。黄色地面又呈现出西部戈壁的特色。

《龟兹访胜》(油画)

    是表现库车克孜尔千佛洞的外景,把山的岩层用非常美的灰色作为基调,里边同时出现黄灰、蓝灰、绿灰、紫灰、红灰等相互穿插,既体现了山脉沙岩层层叠嶂,而又有一种色彩的韵律,编织着古龟兹文化的悠美乐章,近景的树用比较纯的普蓝、黑、深粽色作为素描黑、白、灰关系中的深色,既衬托出拉驼访胜人又与主体山的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而又和谐。

    《火洲七月》(油画)

    我曾在吐鲁番兵团农场生活了两年多,对火焰山极为熟悉。火焰山非常典型而有特色,由于当地自然环境形成的特殊地貌,火焰山的红色是那么燥热和强烈。远远望去,真好似燃烧旺盛的火,一片连着一片。表现火焰山,我没有用写实的手法,而是从造型和色彩上均作了很大夸张。表现热,我首先想到的足炉火中燃烧的碳火,炉火最红时,给人有最强烈的灼热感。因此,我把画面基调定为——热,烤人的热。以突出火洲的特点,采用红、橙、紫、黄、黑作为主要色彩。在构图中,把画面中两座山群采用不同的曲线,以显示几何形外形火焰的效果,近景的两棵树则确定为垂直体面。两条下滑的曲线又展示出近景山坡与路面的趋热。路面的透视关系,体现出远近的效果。几棵直立的树用黑、褐色让它稳重而有力。黄白色的沙路上一维吾尔老人正骑着毛驴赶集归来。为了加强色彩对比,我采取补色并列的表现方法,把紫与黄、蓝与橙、红与绿、白与黑交替并列穿插,使画面色调高昂响亮,又统一在红色的色调中,特别是前景中的红高粱地层层叠叠,给人产生强烈的印象。

    这幅画的用笔是线与面的有机结合,加上用画刀以不同方式的抹、拉、刮、摆、沾等多层画法,使画面产生出浓厚的雕塑感。

    我很赞赏油画家周卫先生说的话:“画是看出来的。面对画布,看的时间比画的时间长得多。在画布上看出什么,就往上画什么。”而我看我的画,还更喜欢把画倒过来长久地看,或者是突然一瞥。长久地看会发现色彩关系与调子是否零乱:一瞥则是因为看的突然,就能够发现你的画面上有没有激动人心的色彩——能否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还赞同周先生讲的“画是听出来的”、 “画是摸出来的”。但我认为,油画是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它本身不是音乐,山于色彩的韵律,笔触的方向及色彩轻与重的节奏都造成一种特殊的音律,只有用心地去听,用心地去揣摸,一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评论(0) | 阅读(536)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山水2(彩墨) ()
桦林深处 ()
阳光下的少年 ()


我的最新动态

我心中的吴冠中老师
在新疆大地上“布势"作画
著名西域风情画家李保存
创作随感点滴(一)
创作随笔点滴 (三)
关维兴
吴冠中
刘大为
刘南生
王洛宾


访客最新留言

李宝存老师你好
2010-07-02 12:03:55
2010年71月1日徐明答应发你的画展在新丝路艺术栏目。没有找见,只好发在新丝路西域文化一栏。特告!此致 敬礼 徐明20100701
詹新春
2008-12-31 23:44:14
李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作品很受感染,昨天在市美术馆见到您没有细谈,下午王海成去看展览有提到了您。改天一定登门拜访。祝您身体健康,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王新义
2008-12-11 00:12:26
喜欢这幅作品!以前在画展上见到过这里面许多画,白桦树画的非常润泽,特别吸引眼球!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水彩艺术名家李保存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